馬主之家會長
吹水學徒
會員編號 71599
精華
0
積分 7750
帖子 2339
威望 0 點
I-See幣 30477 錢
GAME幣 1970 個
MSN宣傳 0 次
性別
 男
配偶 未婚
閱讀權限 90
註冊 2005-11-13
註冊天數 7117
狀態 離線
|
|
[轉] 香港球壇乏本地薑
【明報專訊】本地球市復蘇,入場人數比去年增加超過一半,球圈有了希望。但是,看今年的成績,仍然是依靠南華 ,正是成也南華,敗也南華,以前的南華、精工、寶路華、愉園 ,或者更久的東方、東昇、消防、怡和、九巴 的七國爭雄之局,也難以重溫了。即使是球員,今年的足球先生李海強,是這項選舉由1978年開始至今的首位國援,香港球員拿足球先生的能力也欠奉,真有點失望;而最佳教練是米路,拿了幾年,會否有天是李健和拿到此獎?李健和在綠茵場上是長青樹,轉任港隊主帥,也望能是長春樹。
香港球壇似乎反映了香港的整體實况,美好日子不復返,人才只靠外來輸入,本土人才難以出頭。修頓旺角場,七、八十年代名宿吸引過千球迷的記憶歷久不散,總是覺得以前的人才的確不凡。這也難怪有這種想法,連電視劇《溏心風暴 》中,是司祺姐、夏雨、米雪、關菊英 ,七、八十年代人才撐着場,紅館的音樂會賣得的都是那些半懷舊的藝人,去年最爆的軟硬是組成於八十年代末。
香港這幾年眼見的是吃老本,連政府高官都是前朝殖民地官員,好官員難找,好球員難找,好演員難找。問題癥結在什麼地方,真要思量。但有剛過二十的少年對我說,她為下一代擔心,因在補習社,學生們可以算三加二等於五,但不懂十三加二,若鼓勵學生多想,不夠5秒,就要老師代為解決。下一代不會恆久不懈地解決眼前問題,又怎會有自立能力,况且,沒有恆心練習,又怎會有好球員。有學者呼籲政府多資助足球發展,但球圈可能面對「巧婦無米炊」的困局。
|
I-See Forum @ All rights reserve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