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愛  |   設定為首頁  |   圖片上載  論壇音樂模式    非音樂模式   
 
I-See 論壇

I-See 論壇 註冊 登錄 會員 勳章中心 MSN宣傳系統 虛擬形象 音樂盒中心 隨機圖片中心 Flash 遊戲 會員相冊 新手手冊 娛樂設施 幫助 簡體中文 界面風格




 發新回覆
發新主題 發新投票
標題: 中國奧運歷史
載入中 ...
SuReW
吹水神手
Rank: 4


會員編號 300738
精華 3
積分 14595
帖子 8335
威望 1 點
I-See幣 57513 錢
GAME幣 594 個
MSN宣傳 0 次
性別  女
配偶 未婚
閱讀權限 110
註冊 2007-4-6
註冊天數 6610
狀態 離線
  只顯示 SuReW 的帖子
發表於 2007-7-1 10:20 AM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中國奧運歷史



雅典奧運和以往各屆的奧運一樣,隆重開幕之後又圓滿閉幕,但在其花團錦簇、五彩繽紛的表像後面,一個不可否認、不可忽視的事實正在漸漸顯露,這就是奧運的世界頭號體育盛事的地位,正漸漸地無可挽回地被世界盃足球賽所取代。奧運的方向是否正確?奧運是否病了?不少國際媒體已觸及這個尖銳的問題。在奧運高層,這些負面的趨勢正在煎熬著他們。
奧運吸引力遠不及世足盃賽
奧運是全球最大規模的體育盛事,足球則是全球最吸引人的賽事。奧運期間,看奧運電視節目的人數只有世足盃賽的一半左右,上網點看奧運網站的人次不到世足盃賽的五分之一,許多統計數字甚至更糟糕。世足盃期間,億萬亢奮的球迷不分日夜聚集在街頭,數十億人痴痴的日夜守著電視機,不少國家的首腦都無心上班,請假在家看球賽的人更難以計數,搞得許多公司企業和政府機關無法正常運作。這些人類頂級的熱情噴發,不可能在奧運會期間出現。世人對奧運的關注和談論,甚至不及歐洲盃足球聯賽。奧運已蛻變成一個虧錢的黑洞,這是另一個頭痛的問題。雅典奧運就虧蝕了三十億美金。

世足盃賽為何令全球癡迷
奧運的人氣漸退(至少和世足盃相比),是由世人的下意識感受所引起的,而這種感受是因何而產生的?

足球賽吸引人之處的第一個原因足球,足球集個人的技術、速度、體能、整體戰術於一身,更有看頭的是,運氣佔了很大比例。像歐洲盃賽,沒有一個國家可連續兩屆得到冠軍,這次居然由最不被看好的希臘奪冠,也因此足球的賭盤比奧運大得多。

第二個原因更重要,足球是世界最普及的運動,被國際足協排名的國家多達一百七十多個,沒有一項運動可與之相比。它之所以最普及,因足球是最簡單的運動,只要有一個球,無論在哪裡都可以踢,富人可以踢,窮人一樣可以踢,大國可以踢,小國也踢得起。

第三個原因又比上兩個原因重要,就是在足球的世界裡,不分大國小國,勝負的機會完全平等,小國一樣可以戰勝大國,大國佔不了任何便宜。奧運則大不一樣,只要人口資源夠,政府給予相當的重視,則大國恒大,小國恒小,小國就難以在金牌數目上和大國抗衡,這就有一個叫做「參與感」的問題。世人對奧運的「參與感」遠不及足球,就是奧運無法像足球那樣令世人瘋迷的根本原因。

足球不會被大國所壟斷,因為本身含有一種平等和平衡的機制。東西方沒有一個大國有能力使它政治化,更無法通過足球賽來宣揚自己社會制度的優越性,不論美國、前蘇聯和中國都沒這個能力。

薩馬蘭奇送中國金牌
中國在這次雅典奧運得了三十二面金牌,超過了俄國,並緊逼美國,這是一項成就,不能抹煞它。中國人民也值得慶祝一番,就像其他國家慶祝自己得了金牌一樣。

但是,在成績的背後也存在隱患,在中國身上反映出的問題也可看出奧運的問題。

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二十多年前所訂立的工作目標,就是奧運獎牌不要集中在歐美,亞洲也要有能和歐美抗衡的國家,這樣,奧運才更有看頭。這個想法不能說不好。一九八四年,中國第一次參加奧運,「剛巧」那一屆奧運首次將中國的「國球」──乒乓球列入比賽項目,從此,每屆奧運,中國至少有二至四枚金牌是買了保險的。

八十年代,當世界還不知道女子舉重是什麼運動的時候,中國已經有系統地運用政府的力量在這項非常冷門的運動上大量培養職業運動員。國際上只有少數國家有一些業餘選手在練女子舉重,因此所有女子舉重的世界冠軍和世界紀錄都為中國選手所襄括。中國一直努力要將這項運動納入奧運,那將平安地為中國增加好多面金牌。國際奧委會考慮到這項運動不符合「普及性」的原則,一直沒同意。中國經過不斷的外交周旋,終於和國際奧委會達成交換條件,即暫時只開放七個項目,並且中國讓出其中三個項目給其他國家。國際奧委會終於答應從上一屆奧運起,將女子舉重列入奧運比賽。這樣,中國每屆奧運就有七、八面金牌可無驚無險地入袋。

共產國家體育為何優於西方
前蘇聯是穩坐奧運金牌榜首,當時的共產國家,如捷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也個個是小老虎,東德則是大老虎,原因是專制國家可動用國家機器來發展體育,用不誠實的手法將職業運動員偽裝成業餘運動員,去和遵守「業餘參加」原則的西方國家比賽,當然佔盡便宜。

現在雖然已經開放給職業選手參加奧運,民主國家的體育機制仍沒多大改變,但專制國家卻可放肆地培養職業選手參賽,這個不均衡的現狀給中國多大的鼓勵和得益可想而知。世界體育強國前共產東德,民主化之後其體育光環立即消失,這個事例很值得深思。不過,如將前蘇聯的加盟小國的金牌加到俄羅斯身上,「蘇聯」的金牌數就有四十五枚,雖已不及以前,但仍穩坐世界第一。

這次奧運,中國的金牌數目雖然擠下俄國而排名第二,但是,俄羅斯的總獎牌比中國多三十枚,美國獎牌總數比中國多出四十枚,這個數字說明,美俄的體育底子仍雄厚過中國。只是這次美俄的運氣差於中國,不少金牌變成了銀牌或銅牌,比如美國男子籃球隊上幾屆時是談笑用兵,這次犯了驕兵必敗之忌,差點連銅牌都拿不到;美國男女四百米接力都有世界最佳成績,但因接棒不順而痛失兩面金牌,連帶使美國田徑王國的美名也失色。

冷門金牌實質上是區域金牌
中國自知在田徑、游泳等熱門硬項目上,一時難以追上美俄,就在扒冷門上下工夫。所謂冷門熱門,即是由世界上參與這項運動的人數的多寡來界定,越熱門的項目,其價值就越高,觀眾越多。跳水、乒乓球、舉重等項目的門票這次賣出不到三成,攝影機不敢拍觀眾席。冷門項目客觀上不具有世界性,扒冷門的實質是,給區域性比賽的冠軍頒發奧運的金牌。如果各項金牌加以冷熱分數來評判,中國的體育水平就透視出來了。

蘇聯在斯大林時代決心要趕上美國,就在熱門項目上和美國硬拼,不懂得扒冷門,更沒想到先製造冷門,再將它塞進奧運去拿金牌,這說明中國人比俄國人工於心計。

奧運的前途在於「足球化」
奧運的吸引力要趕上世足盃,最佳的途徑就是向足球學習,要「足球化」。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將奧運獎牌加以量化,要建立一套更合理的比賽評判勝負的規則,大幅提高每個國家的參與感。建立總體評分制,除了對金銀銅牌要加以評分,還要加入人口系數和發展程度系數。世界體育學者按類似於上述的方法計算,中國的體育排名是世界第九十二名,美國也只是排在第二十名,排第一名的是芬蘭。但僅用這個方法還不夠公平,一講到人口,中國最吃虧,什麼事都以十三億人口來除一下,中國就難有翻身的一天,因此要加入一個修正系數,使人口大國不要吃虧。另一方面,加入國家發達系數,美國最吃虧,因此也要加入一個修正系數。總的目的是使每個國家都有機會爭得總冠軍,這也是薩馬蘭奇當年立下的目標,是奧運改革的正確方向。

I-See Forum @ All rights reserved.
頂部
載入中 ...
 發新回覆
發新主題 發新投票


載入中 ...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5-5-11 09:23 PM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5121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I-See 論壇 - Archiver - WAP